中国星辰|揭秘北斗“母港”如何保障北斗卫星发射任务
他们预计这将是南半球最大的风电场
该价格比2007-2008年度的高点下降了19%。他们预计2012-2013年因为全球需求回升,价格将会逐渐上涨。
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利布瑞查评述说,我们最新版本的风机价格指出显示,风能将继续成为有竞争力的可大规模使用的电力来源该价格比2007-2008年度的高点下降了19%。根据国外综合媒体2月9日发布的报道,产能过剩、规模扩大加上风能硬件生产商的效率提高已经保证了在最近几个月全球范围内海上风电风机的价格大幅下降,事实上已经触及最近几年的最低点。他们预计2012-2013年因为全球需求回升,价格将会逐渐上涨。根据2010年末签订的2011年前半年和后半年交货的国际风机合同,平均价格为133万美元/MW。
在过去的几年,由于全球需求增加和钢铁价格上涨推动风机价格上涨。和2009年签订的各式合同比较,价格下跌了7%。拿成本核算来说,很多人以为既然风电是可再生的,风电发电必然是廉价的。
海上风电的电价是一个关键性参数,直接影响到海上风电的发展。对此,专家认为,价格偏低,已接近江苏陆上风电报价,而海上风电的设备和运行成本实际上远高于陆上风电。也就是说,由于缺乏具体的风电送出和风电消纳方案,大规模风电送出消纳的矛盾日益突出。专家指出,应加强成本核算,改进价格机制
但风电项目电源建设和电网建设的协调有待加强。就目前来看,海上风电定价机制还亟待完善。
海上风电需要确定合理的电价,风电企业只有得到合理的投资回报,才能够保障其发展,也才能够实现风电产业的持续发展。从全国来看,竞争性投标促进了电价大幅下降,激活风电投资来源多元化。对此,专家认为,价格偏低,已接近江苏陆上风电报价,而海上风电的设备和运行成本实际上远高于陆上风电。因此,成本核算往往不科学。
有关人士指出,企业为了夺标和抢得产业先机而不计成本地投出低电价,然后以企业其它项目的盈余来弥补亏损的做法,风电实际成本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实际上建造一处20万千瓦的滩涂风电发电场需要投资20多亿元,平均每千瓦1万元左右,用于购置风电机组和各种设备的费用约占85%。由于风电项目前期工作流程相对简单,核准进度快,建设周期相对较短,而电网接入系统在项目审查、方案确定及工程建设方面相对复杂,致使接入系统工程与风电场建设在一些地方难以同步完成,造成了风机空转的现象。目前,江苏省已在全国率先启动大丰、滨海、射阳、东台四个合计100万千瓦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其余7个海上示范项目也在稳步推进。
除了风电并网技术上的瓶颈,更有机制上的问题。江苏目前正在致力打造海上三峡,到2020年,我省海上风电将形成1000万千瓦以上的装机容量。
拿成本核算来说,很多人以为既然风电是可再生的,风电发电必然是廉价的。也就是说,由于缺乏具体的风电送出和风电消纳方案,大规模风电送出消纳的矛盾日益突出。
作为风电大省的江苏,这种矛盾是否存在?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协会许瑞林告诉记者,至2010年10月底,全省已投入运行的陆上风电总装机容量约140万千瓦,电量接入正常,其中完整运行一年的风电场发电一般都超过2000小时。但带来的问题是,中标电价偏低。最近我省的这4个海上风电项目的特许权招标,潮间带风电中标价是0.6235-0.6396元/千瓦时,近海风电中标价是0.7047-0.7370元/千瓦时。记者了解到,目前风电的上网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由国家按照招标形成的价格确定。在千万千瓦规模下,要实现风电的物尽其用,还面临诸多困难。国家电监会14日首次发布新能源情况监管报告。
在并网技术上,我省已未雨绸缪。风电是新兴产业,许多基础工作处于初创阶段,无论造预算或做标书,都需要风电场实际成本资料作参考,而由于市场竞争,企业之间不会交流。
《风电、光伏发电情况监管报告》显示,去年上半年,我国风电发了电但无法被人们所用的弃风达27.76亿度,全国有近三分之一的风机处于空转状态。专家指出,应加强成本核算,改进价格机制。
如风电规模不太大时,就近分散接入多个公共接入点,减少对单个变电所的电压、电能质量的影响。在我省实施的情况是,投标企业报低电价的屡屡中标,曾出现0.436元/千瓦时的低价,建成并网后则亏损数千万元。
海上风电的电价是一个关键性参数,直接影响到海上风电的发展。江苏沿海风电将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近期就近分散接入,远期相对集中,与电网规划的分区分片格局合理匹配近日,国家电监会发布了《风电、光伏发电情况监管报告》,报告指出2010年上半年,国内风电场因风电无法上网而导致的弃风就达27.76亿度。一方面,风电场运营企业应与电网企业加强联系。
所以此次国家电监会组织派出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风电并网接入情况的专项调查,就显得十分必要了。风力发电企业要高度重视发电并网消纳工作,在对风电场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阶段,要主动与当地电网企业进行沟通,在风电送出和消纳方案得到电网企业认可后再动工兴建。
电监会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风电发展规划侧重于资源规划,缺乏具体的风电送出和风电消纳方案,最终导致了大规模风电送出消纳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几年国内发电企业在新能源概念被各界热炒的时候大举进入风电领域,它们拥有的风电装机容量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速,但是企业毕竟是逐利的,如果风电场发出来的风电长期受困于上网难,那么企业继续扩大风电装机容量的动力就会减弱,而下游风电场对风电设备的需求减少会传导到上游,最终可能会影响到整个风电产业的发展。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近年来国内风电装机容量连年保持着翻番增长的发展势头,装机容量的增速俨然已成为相关方面衡量国内风电产业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实际上这种倾向是失之偏颇的,因为风电装机容量充其量只能代表一种产能,而不是产量,风电并网容量则更能说明问题。目前风电上网难的问题已成为阻碍国内风电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亟待突破。
李胜茂认为,国内风电上网难的问题必须充分综合考虑风电发电方和电网企业的诉求,统筹解决。风电接入电网后会对电网运行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所以相关部门可以适当提高电网企业消纳风电的补贴,增强其积极性。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指出,国内风电产业大规模发展的时间较短,由于包括风电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所以近年来国内风电装机容量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虽然与此同时风电并网容量也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速,但是由于风电场建设的速度大大超过了相关电网规划和建设的步伐,最终造成了国内风电并网容量一直大幅落后于风电装机容量的现实。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可以进一步加大对风电上网的补贴力度,提高电网企业建设风电接入系统的积极性。另外相关电网的工程投资、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程补贴不足,这些都影响到了电网企业接纳风电的积极性
李胜茂认为,国内风电上网难的问题必须充分综合考虑风电发电方和电网企业的诉求,统筹解决。这几年国内发电企业在新能源概念被各界热炒的时候大举进入风电领域,它们拥有的风电装机容量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速,但是企业毕竟是逐利的,如果风电场发出来的风电长期受困于上网难,那么企业继续扩大风电装机容量的动力就会减弱,而下游风电场对风电设备的需求减少会传导到上游,最终可能会影响到整个风电产业的发展。
近日,国家电监会发布了《风电、光伏发电情况监管报告》,报告指出2010年上半年,国内风电场因风电无法上网而导致的弃风就达27.76亿度。所以相关部门可以适当提高电网企业消纳风电的补贴,增强其积极性。